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媒体丨解剖也可以是虚拟的?不用手术刀,法医这样揭开真相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5日

来源:上观新闻 2023年6月14日 作者刘雪妍

每具尸体都有“密码”,一旦破解便直指真相。

法医在刚入行时就会被告知,自己的工作职责是让尸体“说话”,每具尸体都有“密码”,一旦破解便直指真相,而破案的工具就是手术刀。但你可能不知道,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现在的断层扫描影像学技术已经可以部分取代传统的“开放式”解剖技术。也就是说,通过给尸体“拍CT”“做核磁共振”,可以准确了解死亡信息。

6月9日,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世界认可日”主题活动上,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病理学研究室“首推虚拟解剖检验技术应用,引领司法鉴定技术数字化、智能化革新”项目在近百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获得上海市2023年度检验检测创新案例。

司鉴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旭出席颁奖仪式。他介绍,“虚拟解剖”可定义为:利用影像学技术构建人体器官组织的图像,为判断死亡原因和死亡方式提供线索的一种非侵入性(微创)的解剖手段。通过虚拟解剖技术,可以解决法医学身份识别、死亡原因与死亡方式、致伤方式与损伤重建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创建的虚拟解剖检验技术平台,在国内首推人体CT/MRI扫描、尸体血管造影、3D光学扫描、人工智能诊断等检验检测技术,构建了无创、可重复的虚拟解剖技术来辅助和替代传统尸体解剖,实际案件应用已有上千例。”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法医病理学研究室副主任张建华介绍说。

几年前,有一名男子因交通事故致头部损伤。好转后,他在2个月内反复鼻出血,不久后,他在就医途中突发鼻腔大出血,不幸离世。“对法医而言,关键问题是查明鼻出血的确切原因,以及死亡与交通事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张建华说,经过分析,法医认为发生如此致命性的鼻腔大出血,首先考虑颅底颈内动脉破裂的原因,但颅底结构复杂,颈内动脉紧贴颅骨走行,属于非常规解剖部位,如果仍采取传统的尸体解剖技术极易造成破坏,从而无法查明确切原因。

于是,法医便运用虚拟解剖及尸体血管造影技术,成功定位了死者左颈内动脉虹吸弯部的血管损伤,再通过精细的尸体解剖,终于发现了其蝶窦内的假性动脉瘤,进而综合全案,得出死者死因是交通事故头部外伤后左侧蝶窦内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致失血性休克。至此,事实真相得以还原,死者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也得到了保障。

“这个案例就展现了虚拟解剖技术在法医学死亡原因鉴定中的重要价值,目前虚拟解剖技术已有相关的技术标准,结合尸表检验、尸体解剖,应用虚拟解剖手段形成的死亡原因鉴定意见已经很多了,可以作为法庭证据。”张建华说,虽然对于某些复杂或少见的病理改变,还是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判断,但该项技术现在已成为传统解剖的重要补充甚至替代手段,有效提升了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技术水平。

友情链接 司法部 科学技术部 公安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最高人民检察院 上海市司法局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光复西路1347号
邮编:200063  电话:52361148
ICP许可证号:沪ICP备06050203号-1
微信订阅号